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常年活跃于农村牧区,扎根草原大地,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的红色文化工作队,曾被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称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同乌兰牧骑的宗旨一样,但服务内容不同。日前,中国农学会“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走进内蒙古兴安盟,这支科技“乌兰牧骑”访园区、走企业、进基地、入工厂、做报告,深入了解农牧业产业情况,帮助兴安盟查找制约产业发展的卡点堵点难点,提出务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助力兴安盟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学会“科创中国”服务团同兴安盟召开会地合作座谈会 李向光 摄
一、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兴安岭上兴安盟。兴安盟是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诞生地,好山、好水造就了这里农畜产品绿色安全的优异品质。兴安盟地处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带”“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耕地面积 2316万亩,粮食产量达到 133 亿斤,牲畜存栏超过 1000 万头只。兴安盟大米、小米、牛肉、羊肉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尤其是兴安盟大米荣获“中国十大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和“中国十大好吃米饭”称号,被授予“中国草原生态稻米之都”称号,“兴安产安心选”区域公用品牌开始叫响全国。
中国农学会组织“科创中国”服务团深入兴安盟养牛产业考察调研 李向光 摄
随着农牧业产业化的经营和龙头企业的发展,兴安盟一些资源优势和有市场前景的品牌,大大提高了该地农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农畜产品基地建设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专业化水平较低,不适合农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需要;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新技术应用缓慢,加工企业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创新能力差,传统产品比重较大,新产品开发不够,深加工占比更低,产品链短少,缺乏竞争力;大多数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强,企业产品单一,品牌效应难以显现;科技开发和组织经营模式不强不优等。
“这次兴安盟之行,我们组织了蛋禽、杂粮、蔬菜、草业畜牧、种植资源、寒地果树6个专业服务团,10位专家分别来自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西北农大、东北农大。”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党委书记刘瑞明介绍,服务团通过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农牧产业发展形势、面临困难,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兴安盟在好山、好水、好空气的基础上,引进好品种、把控好品质、吸引好企业、建设好主体、创造好品牌、打造好产业,加快从产品到商品的重大跨越。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会地双方长期合作机制,探索建立‘企业提需求、学会送服务、科协搭平台、地方汇资源’的工作模式,推动会地双方在科创平台建设、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科技小院’建设、先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引领性成果,携手开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美好明天。”兴安盟行署盟长苏和表示。
中国农学会组织“科创中国”服务团为兴安盟做农牧业创新发展报告 李向光 摄
二、与兴安盟与产业盟
“昨天上午去兴安盟林研所下属的内蒙古紫玥山苑果业有限公司调研,发现这里的果树(小苹果)采后贮藏技术薄弱,我们当即联系了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的李江阔专家团队,请他们与兴安盟林业研究所进行对接,帮助解决小苹果采后贮藏保鲜技术,提高小苹果的贮藏期,延长供应期。”秦栋是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也是“科创中国”寒地特色果树产业服务团副团长,像这样的问题,他们就现场办公,当即解决。
与秦栋相比,东北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带头人、“小浆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学科团队带头人霍俊伟肩上的担子要相对重得多。他不仅要深入企业考察调研,解决产业链上诸多问题,还要推广嫁接自己小浆果科研成果,让自己精心培育的“战斗鸡”在兴安盟下出“金蛋蛋”。
“兴安盟气候寒冷但有优势,产业不足但有基础,科研人少但可支撑,市场落后但可期待。比如我们的蓝靛果比美国的品质还要好,而且就源于兴安岭地带,特别适合这里种植。”霍俊伟自1999年起,一直从事寒地小浆果的研究,并长期致力于寒地小浆果的成果转化及产业推广工作。尤其在我国率先开展了蓝靛果忍冬的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及育种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国内最大蓝靛果种质资源圃,登记审定了国内第一个蓝靛果品种,获得新品种保护权2个。此次科技服务团之行让霍俊伟团队和兴安盟林果产业更加坚定了生态、产业、科技和市场自信,坚信小浆果一定能做出大产业、大健康、大文章。
“兴安盟的光温水等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寒地蔬菜和设施蔬菜。”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DUS课题组组长杨坤,在考察当地现代农业生态园过程中了解到,种植户对品种和栽培技术都非常感兴趣,也有意愿引进能节省劳动力的自动温湿度监控、自动水肥一体机和自动卷帘设施等高科技产品,下步将协助当地完善蔬菜产业规划,建立健全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测试、评价、展示、示范体系;建设蔬菜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将蔬菜产业主体、作物、面积、产量等基本信息数字化,构建品种数据库、种植布局监管平台、气象和土壤监测平台、种植面积和产量预测平台、病虫害暴发预警平台等基础信息设施;协助当地蔬菜龙头企业完善研发体系和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接上下游资源,打造和提升本地品牌。
“兴安盟水好、饲料原料品质好、空气好,饲养的蛋鸡吃得好、喝得好、呼吸的空气好,产品品质原本就已很好,只是没有宣传推广,如果能锦上添花,鸡蛋再富集有益健康的功能成分,将会成为蛋鸡养殖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张海军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在考察走访了当地几家较大家禽养殖公司后,就营养健康禽产品生产、引入加工设备适度延长产业链达成合作意向,接下来要协助当地建立家禽养殖战略布局,进军优质功能性禽产品生产领域,将家禽健康养殖技术、优质禽产品生产技术、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技术、低成本饲料配制技术等配套技术转化落地,从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两个层面提升当地的养殖水平。协助当地重点企业从功能禽产品设计、品质提升、营销策划等方面发力,打造知名家禽品牌。
东北农业大学果树学科带头人、“小浆果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学科团队带头人霍俊伟做报告 李向光 摄
“兴安盟是我国小杂粮的主产区和优势区,兴安盟小杂粮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实现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优势作物。”西北农林大学教授冯佰利指出,要发展兴安盟小杂粮产业,助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一要优质生产提质。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选择优质抗逆、适合机械化栽培的小杂粮品种,研究集成小杂粮轻简高效栽培技术,建立小杂粮良种繁育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提高原粮质量和产量。二要加工转化增值。依托科研单位的技术优势,加强小杂粮功能产品研发力度,开发方便快捷、类型多样的小杂粮功能产品,满足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三要市场开拓增效。加强小杂粮品牌打造,开拓小杂粮市场,以市场拉动生产和加工,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通过政产学研用一起发力,兴安盟小杂粮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在实现区域粮食安全的同时,满足人们吃得好、吃得营养与健康的多样化需求。”冯佰利补充道,下步要提供荞麦、糜子等杂粮新品种、新技术到兴安盟示范种植,为当地青年骨干提供技术帮助、培养领域人才。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草原研究所卢新雄、李志勇两位研究员,针对兴安盟支撑产业链可持续的高品质(特色优异)种源相对欠缺、自主培育的自主优良品种相对较少等问题,提出规划构建兴安盟优异种质资源保护与发掘创制平台,发掘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优异种源,以支撑兴安盟产业可持续发展需求。依托兴安盟农研所等单位,建设“两库(种质资源库、信息数据库)一圃(牧草种质资源圃)一中心(优异种源创制中心)”,以筑牢兴安盟“两米”产业和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管理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要以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为中心、产业发展基础为依据、不断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为根本、成果转化和科技型企业孵化为主攻方向,注重发展集产、加、销、游于一体的多功能产业,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不断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持续推动现代农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大学邓波教授、田乙慧副院长,在考察过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后达成三个方面共识,一是产业发展顶层设计和园区落地。主要围绕水稻产业,结合中国农业大学信电学院和工学院,开展200亩“无人农场”的规划建设工作;二是围绕水稻加工和品牌营销,与中国农大规划院共同建设“产业融合创新中心”,积极开展“一博帮一园”活动,建设博士产业园;三是人才引进与培训教育,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创新研修学院和MBA教育中心,对农业企业、园区技术和管理的青年骨干进行培训提升……
中国农学会同兴安盟签订框架合作协议 李向光 摄
三、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打造的品牌,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服务聚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引导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加快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中国科协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系列指示精神以及给25位科学家回信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共同体优势,启动实施了‘科创中国’建设。”中国科协农村专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科创中国”内蒙挂点组组长徐强介绍,三年来,“科创中国”不断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促进技术服务与交易;以试点城市建设为依托,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以组织建设为核心,壮大产学合作网络,团结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科创中国”的 “朋友圈”越来越大、“引力场”越来越强,这离不开包括中国农学会在内的全国百余家学会的大力支持,涌现出一批建设成绩突出、发挥作用显著的先进典型学会。其中,中国农学会率领服务团专家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科技经济融合方面作出了贡献,得到了社会各方高度认可,成为“科创中国”大军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中国农学会组织“科创中国”服务团深入兴安盟水稻产业园考察调研 李向光 摄
“此次中国农学会‘科创中国’服务团专家为兴安盟现代农牧业发展问诊把脉,为推动兴安盟创建‘科创中国’试点盟注入智慧和力量,是兴安盟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良好契机。”内蒙古科协主席赵吉表示,当前兴安盟正投身于大力推进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中,迫切需要中国农学会和“科创中国”服务团给予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兴安盟将抓住机遇,和中国农学会、专家学者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将全国学会和“科创中国”服务团专家学者的人才资源优势引入兴安盟,推动兴安盟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据悉,“科创中国”以解决企业技术需求为切入点,其中关键在于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每个服务团都有各自不同的产业服务领域,各服务团专家力求通过深入企业挖掘需求,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帮助企业准确找到技术成果并实现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效益;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企业提供长效直达通道,提高服务效率。最终真正实现通过“市长”找到“市场”,组建新型协同组织载体,形成政府支持、市场主导的新型科技经济融合机制;通过“路演”找到“接点”,让企业家和科学家拓展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技术交易协作,积累国内外资源,开拓合作空间。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愿意利用自己的专家资源、网络体系、人才优势,积极帮助兴安盟在守好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前提下,变运粮为运肉,变运草为运奶,把好环境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真正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刘瑞明表示。(《中国人才》记者 李向光 特约通讯员 王赟)